本报讯 (云浮融媒记者 梁振 陈庆才) “我们的惠民文化活动,目的是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更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近日,市文广旅体局公共服务科工作人员董晓雅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市通过实施文化惠民提质行动,全面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据了解,我市已建成覆盖市、县、镇、村四级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包括6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62个分馆及181个服务点,6个县级以上文化馆,63个镇(街)综合文化站,以及973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所有设施均实现全域免费开放。同时创新打造63个公共文化新空间,涵盖粤书吧、粤文坊、城市书吧、文旅融合点等特色场所。
依托完善的文化设施,全市持续开展“农村春晚”“全民阅读日”“粤剧进农村进校园”等七大品牌活动。2025年已完成190余场行政村惠民戏曲演出;“粤剧进校园”活动覆盖22所学校,累计吸引3000多名师生参与;“送戏下乡”走进全市5个县(市、区),单场最高观众达500人。
各县(市、区)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包括云城区“伍丁诞”民俗、云安区陈璘文化周、罗定市“书香罗定”文化周、新兴县“榕华书香”阅读活动、郁南县南江文化艺术节等。其中新兴县“榕华书香”阅读活动入选省级创新案例,新兴县文化馆跻身全国“最受欢迎公共文化空间”TOP50。
数据显示,2025年1至7月,市文化馆共举办惠民文化活动71场,受益群众达8万人次;市图书馆举办儿童活动157场,吸引10.7万人次参与;粤剧团下乡演出中,云安区六都镇六都村单场观众达400人;“百千万”志愿服务惠及群众超10万人次。
据悉,云浮市已出台《深入推进文化强市建设(2025-2030年)指导意见》,计划到2030年高水平建成文化强市。市文广旅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通过品牌活动引领、特色空间打造、服务质量提升三大路径,让文化惠民工程真正成为群众幸福生活的“精神加油站”。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