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云浮市生态环境局"网站 是否继续?

归档时间:2020-09-15

广东惠云钛业股份有限公司30kt年改50kt年硫酸法金红石钛白粉技改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

发布时间:2017-06-19 08:50:00   信息来源:

广东惠云钛业股份有限公司30kt/年改50kt/年硫酸法金红石钛白粉技改工程竣工

环境保护验收公示

 

根据广东惠云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申请,云浮市环保局组织验收组对广东惠云钛业股份有限公司30kt/年改50kt/年硫酸法金红石钛白粉技改工程项目(以下简称“项目”)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为进一步保障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根据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环办〔2013〕103号)的规定,现将项目环保执行情况进行公示:

一、项目基本情况

广东惠云钛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云浮市云安县循环经济化工示范基地内。原有年产3万吨金红石钛白粉项目于2007年9月17日获得广东省环境保护局批复(粤环审[2007]328号),并于2011年11月15日通过环保验收(粤环审[2011]521号)。

本技改工程项目是在原有年产3万吨金红石钛白粉项目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117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175万元。技改工程项目在原有生产工艺基础上,通过技术改造,把原料由高钛渣改为钛精矿(TiO2,≥45%),并把产能从3万吨/年提升到5万吨/年金红石钛白粉。项目不在界外新增加土地使用,在原有项目厂区内磨矿站增加了一台球磨机,酸解车间增加了一个沉降池,净化工序增加了一套圆盘分离设备,后处理车间增加一套气粉机,配套废水处理站增加1万吨/日的处理能力。大气污染治理设施、噪声防治措施、固体废物处理设施维持不变。

本项目属于技术改造项目,改造过程充分与该公司已经拥有的20万吨/年硫酸项目、22万吨/年硫酸钙项目、25万吨/年硫磺制酸项目、18万吨无水硫酸亚铁项目实行联产,形成了“硫铁矿—硫酸—钛白粉—石膏、水泥”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二、项目环保执行情况

    (一)大气污染源分析及治理措施

    1、技改后总体项目废气产污环节主要为:

    (1)钛精矿粉碎、干燥过程、粗品粉碎中排放的含尘尾气;

    (2)钛渣酸解尾气排放的硫酸雾、SO2废气;

    (3)回转窑煅烧尾气,主要含硫酸雾、SO2、烟尘、NOx等;

  (4)旋转闪蒸干燥、蒸汽超微粉碎时产生的钛白粉尘;

  (5)工艺过程中的无组织排放,主要为酸解,其次是沉降槽、废酸沉清槽、煅烧晶种制备中的胶溶槽、盐酸贮槽及渣出料处等有酸性气体逸出。另外有原料及产品钛白干燥、粉碎产生无组织排放的粉尘等。

  (6)公用设施储煤场与堆渣场在堆料运输、装卸、堆放过程中二次扬尘。煤气炉、其它生产装置煤气的极少量泄漏排放等。

    2、有组织排放废气排放源及治理措施如下:

    (1)钛精矿粉碎、粗品粉碎等产生的含尘废气,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渣矿粉碎产生的废气经两台袋式除尘器净化后,均由20m排气筒外排。

  (2)钛渣酸解产生的含硫酸雾、二氧化硫尾气,经碱液喷淋-水喷淋法净化后,由52m高排气筒外排。

  (3)旋转闪蒸干燥、汽流超微粉碎工序生产过程产生的含颗粒物废气。闪蒸干燥的含尘废气经2台袋式除尘器净化后,分别由30m排气筒外排;超微粉碎工序的含尘废气经2台袋式除尘器净化后,分别由25m排气筒外排。

  (4)回转窑煅烧产生的尾气,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二氧化硫、硫酸雾。煅烧尾气经“旋风除尘+文丘里增湿降温+水喷淋-碱液喷淋-电除雾”净化后,由 80m高排气筒外排。

  (5)煤气发生站正常生产过程中没有废气排入大气,生产时煤炭的局部过热和热裂解反应可能会形成3,4-苯并芘、酚等多环、杂环有机化合物,以上化合物随同含酚水进入两段式冷却煤气发生炉密闭的酚水蒸发器中,通过下段高温煤气的余热将酚水变成蒸汽,全部作为煤气炉的汽化剂送入煤气炉中,煤气脱焦、除尘后送入回转窑高温燃烧(860℃)。

    非正常生产情况:煤气发生炉开炉阶段采用木柴或焦炭点火,产生的烟气由25m高放空筒排放;钛白粉装置意外故障检修时,需要暂停用气,煤气炉处于热备状态,煤气经25m火炬燃烧后排放;煤气发生炉故障检修前,残余煤气经 25m高火炬燃烧后排放。

    3、无组织排放废气

    无组织排放废气源主要包括酸解、沉降槽、胶溶槽、渣出料处、酸贮槽排放的含酸气体,原辅料堆放、装卸以及物料干燥、粉碎等工序产生的含颗粒物废气,煤气发生炉的产生过程及产品运输过程中逸散废气。主要污染物为硫酸雾、盐酸雾(HCl)、颗粒物、硫化氢、一氧化碳等。

    为防止和减轻储煤场与堆渣场在堆料运输、装卸、堆放过程中二次扬尘污染大气,原有项目采取路面硬化洒水、封闭式储煤场、堆料表层洒水保湿、围墙绿化带等综合抑尘措施,控制粉尘污染。

    (1)硫酸雾

    硫酸雾无组织排放点为酸解,其次是沉降槽、废酸沉清槽、胶溶槽及盐酸贮槽及渣出料处等有酸性气体逸出。

  (2)盐酸雾

    盐酸雾无组织排放点为晶种制备胶溶槽等有酸性气体逸出。

  (3)颗粒物

    总体项目原料及钛白粉干燥、粉碎产生无组织排放的粉尘。通过集尘罩后经布袋除尘对其回收。

  (4)煤制气H2S的无组织排放。

   4、非正常排放废气

    (1)钛白粉装置

    ①钛白粉装置“冒锅”事故

  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中最容易发生工艺操作事故的地方是酸解工序,由于矿粉太细,潮湿,含有油污,纸张,革屑,麻袋碎片等有机物质;或者硫酸浓度、矿酸比例不恰当,硫酸预热温度过高,蒸汽含水过多或开的过大,都会造成酸解反应过干激烈,甚至使含有浓硫酸的高温物料冲出罐外发生“冒锅”事故。

  ②偏钛酸煅烧过程中,由于突然停电,造成酸性废气处理设施停运。

③酸解工序尾气碱液喷淋设施故障,或因突然停电而停运,致使含硫酸雾的酸性废气未经处理直接事故性排放。

(2)煤气炉

    ①煤气发生系统开车阶段,采用焦炭或木柴烘炉、点火,每台炉用量50-100kg/h,历时3-4小时。该过程中产生的烟气直接由25m高排气筒排放。

  ②当钛白粉生产装置发生意外故障突击检修时,需暂停用气。此时,煤气炉处于热备状态,每台炉用煤量约200kg/d,煤气经25m高火炬燃烧后排放。

  ③煤气炉发生故障需停运检修之前,发生炉内残余煤气经25m高火炬燃烧后排放。

    5、3,4-苯并芘含量分析

  煤碳的局部过热和热裂解反应可能是形成3,4-苯并芘的主要原因。

    (1)φ3.2m两段式冷煤气发生炉,在工艺上与单段冷煤气相比有很大差别。单段冷煤气产生的焦油经高温裂解,含有大量粉尘,并含有3,4-苯并芘、酚等多环、杂环有机化合物。而两段式冷煤气焦油主要从约占煤气总量40%的顶部煤气中带出,这种焦油为低温(80-100℃)干馏产物,其流动性好,轻组分较多,两级静电捕集充分。约占煤气总量60%的底部煤气经旋风除尘器和风冷器冷却处理,无需用水洗涤。两段式煤气炉相对单段式而言,3,4-苯并芘、酚等多环、杂环有机化合物产生量少一些。

(2)少量的3,4-苯并芘、酚等多环、杂环化合物随同酚水进入φ3.2m两段式冷煤气发生炉密闭的酚水蒸发器中,通过下段高温煤气的余热将酚水变成蒸汽,全部作为煤气炉的汽化剂送入煤气炉中,煤气脱焦、除尘后送入钛白回转窑充分燃烧,燃烧温度高达860℃,烟气在回转窑停留时间约93秒,3,4-苯并芘被完全破坏去除。本项目煤气燃烧无3,4-苯并芘排放。

(二)废水污染源排放及治理措施

技改后总体项目废水包括:除盐站废水、含酸废水、设备循环冷却水、煤气发生炉酚水、生活污水等。

1、废水来源及治理情况

    (1)含酸废水来自酸解工序以及偏钛酸的水解、洗涤工序,偏钛酸滤饼漂洗、漂白、脱水工序等,经各工序管道收集送废水处理站处理。

(2)项目生产过程偏钛酸净化水洗工序产生稀废酸,经浓缩后用于酸解工序作为引发反应及浸取。

    (3)设备循环冷却水来自于各工序的生产设备间接冷却水,经循环水站循环回用。

    (4)煤气发生炉含酚废水来自煤气发生炉生产过程中的含酚冷凝水,煤气采用风冷器和间冷器二次冷却降温工艺,冷却过程中采用管板式间接冷却,不与水直接接触,含酚废水为煤气冷凝下的饱和水。煤气发生炉带有酚水蒸发器,利用下段高温煤气的余热将酚水变为蒸汽,并作为煤气发生炉的汽化剂返回到煤气发生炉焚烧,无含酚废水外排。

    (5)回转窑、酸解尾气处理及煤气站废气脱硫喷淋废水送至废水处理站处理。

    (6)除盐水站运行会产生酸碱废水,该废水送至废水处理站处理。厂区的各生产车间外设置了雨水收集沟,项目所有生产装置区的雨水收集后送至废水处理站处理。

 

    (7)技改项目配套建设1座处理能力为30000m3/d的废水处理站,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清水池部分回用,部分外排至蓬远河。

    (8)初期雨水收集处理:收集主生产区和罐区地面初期雨水于废水事故应急池,按0.5m3/h送入生产废水处理站处理,厂区后期雨水经雨水管网排入蓬远河。

(9)应急废水池与应急水塘:项目已建设1000m3废水事故应急池一个,以应对项目发生突发事故造成的污染排放。该公司在白沙塘的水母塘建设了一座水面面积约60亩的应急池,总容积约80000m3,预防化工基地内生产废水不达标排放或硫酸泄漏、消防废水的事故废水排放。

    2、废水产生量

    (1)钛渣酸解尾气喷淋洗涤酸性废水产生量为109.247m3/h,进污水处理站处理。

(2)回转窑煅烧尾气喷淋洗涤废水:产生量394.106m3/h,进污水处理站处理。

    (3)除盐水站产生的酸碱废水,产生量为14.294m3/h,排入废水收集池,然后进污水处理站处理。循环水站采用回用水,无废水外排。

(4)偏钛酸滤饼水洗废水114.048m3/h,漂白漂洗晶种废水119.486m3/h,盐处理废水23.483m3/h,包膜过滤洗涤废水87.092m3/h,干燥与汽粉废水43.903m3/h,打浆废水53.092m3/h,进污水处理站处理。

(5)偏钛酸水解废水52.684m3/h,压榨浓缩废水62.689m3/h,酸降、沉降废水76.575m3/h,排入废水收集池,然后进污水处理站处理。

(6)酚水:主要来自煤气发生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酚冷凝水。φ3.2m两段式冷煤气发生炉工艺采取风冷器和间冷器二次冷却降温,煤气在冷却过程中不与水直接接触,而是管板式间接冷却,酚水为煤气自身冷凝下来的饱和水。φ3.2m两段式冷煤气发生炉带有酚水蒸发器,在底部煤气的强制风冷器处并联了一套酚水蒸发器,利用下段高温煤气的余热将酚水变成蒸汽(底部煤气温度为400-500℃),全部作为煤气炉的汽化剂送入煤气炉中使用。两台φ3.2m两段式冷煤气发生炉在满负荷运行条件下(每天耗煤65吨)每天产生酚水约6-7吨。酚水蒸发后变成的蒸汽量仅能满足煤气炉汽化剂(饱和蒸汽用量)的1/3,因此酚水不需外排。简而言之,项目煤制气酚水通过酚水蒸发器蒸发后作为气化剂返回到煤气发生炉焚烧,含酚废水实现零排放。

(7)生活污水:总体项目共有员工620人,不设食堂,员工午餐为外卖,工作人员不在厂区内住宿,生活用水约111.3m3/d,生活污水排放量100.2m3/d。生活污水与生产废水一并处理后排放。

(8)收集初期雨水,初期雨水平均约0.6m3/h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厂区雨水经雨水管网排入蓬远河。

噪声污染源分析及治理措施

技改项目增加的高噪声设备主要是球磨机、汽粉机。总体项目采用低噪机型、减振基础、消音器、变频电机、围墙等综合减振降噪措施降低噪声影响。

    (四)固体废物污染源分析及治理措施

    技改后总体项目固废主要包括:废酸处理产生的石膏渣;钛液制备和净化过程产生的沉降泥渣、酸解残渣;酸浓缩过程产生的硫酸亚铁渣;煤气发生炉产生的煤灰、煤渣、废焦油和渣、软水生产产生的废弃树脂和生活垃圾等。项目设置了固体废物堆放场以及煤渣贮存场供各项固体废物暂存。

  1、(1)总体项目年产石膏渣(CaSO4·2H2O)179206.675吨,全部外卖给广东翔俊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本项目建设有石膏渣贮存场、煤渣贮存场。

    2、(2)在钛液制备、净化过程中产生的含有重金属铜、锰、铁、镁、铝等,经过絮凝沉降后产生泥渣以及酸解未起反应的残渣等。技改后总体项目年产残、泥渣90000吨。残、泥渣经洗涤后制浆送到污水处理站用于生产钛石膏,钛石膏卖给广东翔俊环保设备有限公司,钛石膏存放在广东翔俊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厂区内有大型堆放仓库内,由其向外销售。

    3、(3)项目硫酸亚铁是钛液通过真空结晶后经过圆盘分离后产生的,一吨钛白粉产生约2.5吨七水硫酸亚铁,年产150000吨。产生的硫酸亚铁一部分供给慧欣科技有限公司用于聚合硫酸铁(净水剂)的生产,销售给周边企业用于处理企业污水,一部直接销售给广州盈隆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和广州新滔水质净化有限公司等做污水沉降剂,一部用生产一水硫酸亚铁(供硫铁矿制酸厂使用,生产铁红等)。生产车间内产生的硫酸亚铁经车辆转运至亚铁仓库内存放,亚铁仓库存放量约为3万吨。

    4、(4)总体项目两台φ3.2m两段式冷煤气发生炉年耗煤约35200t/a。煤炭灰分约17%,年产生煤渣(灰)约5984吨。属于一般废物,供应给云浮市云安区都杨镇仙菊村新星墙体砖厂利用做原料或铺路等。产生的煤渣存放在生产车间固体废物仓库,由使用单位定期清运使用。

    5、(5)总体项目煤气发生炉产生的焦油和焦油渣150t/a。焦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属危险废物,但经济价值很高,项目暂时将焦油和焦油渣存储在煤气站,计划外卖给其他公司循环利用(暂未联系到买家)。煤气站内设置有焦油收集池,在未交给有资质的单位综合利用前,全部贮存在焦油收集池中。

    6、(6)煤气脱硫系统产生硫磺160.8t/a,返回硫酸厂制酸。定期清理硫磺沉淀池,打包封装后转运至制酸厂作为硫酸生产原料。

  7、(7)废弃树脂:技改后总体项目软水制备年产生废弃树脂4.2吨,属于编号为HW13的危险废物,本项目对其进行自行清洗除污泥后自行回用,不对外处理。水处理岗位定期对水质处理树脂进行清理清洗,消耗部分定期补充,更换新树脂后,旧树脂清洗后打包封存,作为补充树脂使用,存放在岗位仓库内。

8、(8)总体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102.3t/a,交由环卫部门将垃圾分类进行无害化处置。环卫所提供垃圾桶,分别放在公司正门外及南一门进门15处,所有生活垃圾全部入桶,由环卫所安排定期清运出去。

卫生防护情况

根据粤环审[2007]328号、粤环审[2011]521号、云建管[2014]62号批复要求,本技改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项目生产区边界外600m。本项目主生产车间与大岗村居民点的距离为620m,与的莲塘村的距离为620m。本项目煤制气车间与大岗村居民点的距离为656m,与莲塘村的距离为702m,均不在卫生防护距离内,符合批复要求设置不小于600米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

三、验收监测结论

根据广东维中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编制的《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报告》(报告编号:TR1703255)显示,项目验收监测结论如下:

(一)验收工况。

验收监测期间,项目正常生产,各生产设备正常运行,生产负荷为99.01%~100.99%。

(二)废水验收监测结论。

    监测结果表明,验收监测期间:

生产废水处理后中废水pH范围为7.40~7.68,悬浮物范围为14~21mg/L,CODcr范围为16~24mg/L,BOD5范围为4.2~7.2 mg/L,氨氮范围为0.070~0.110mg/L,总磷范围为0.04~0.06mg/L,石油类范围为0.32~0.94mg/L,动植物油范围为0.34~0.90mg/L,挥发酚范围为0.2~0.3mg/L,总砷范围为1.58×10-2~1.83×10-2mg/L,总锰范围为0.36~0.40mg/L,LAS、硫化物、总汞。总铅、总镉、总铬、总镍、总铍、总银、六价铬、总铜、总锌、总铊均为未检出,均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排放标准限值的要求。总铊在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无评价标准,不做评价。验收监测采样期间天气晴朗,项目并未产生初期雨水。流入污水处理站的污水不包括初期雨水。

(三)废气验收监测结论。

监测结果表明,验收监测期间:

    1、渣矿粉碎(球磨机)工序废气(1#)排放口颗粒物的浓度范围为32~41mg/m3,汞及其化合物的浓度范围为8.0×10-5~1.22×10-4mg/m3,镍及其化合物的浓度范围为1.44×10-2~1.59×10-2mg/m3,砷及其化合物的浓度范围为1.32×10-3~1.86×10-3mg/m3,锰及其化合物的浓度范围为0.254~0.280mg/m3,铅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铍及其化合物、锡及其化合物均为未检测,均达到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7-2001)第二时段工艺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的要求。渣矿粉碎(球磨机)工序废气(2#)排放口颗粒物的浓度范围为36~45mg/m3,汞及其化合物的浓度范围为4.7×10-5~7.9×10-5mg/m3,镍及其化合物的浓度范围为6.45×10-3~8.48×10-3mg/m3,砷及其化合物的浓度范围为1.01×10-3~1.14×10-3mg/m3,锰及其化合物的浓度范围为0.299~1.53mg/m3,铅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铍及其化合物、锡及其化合物均为未检测,均达到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7-2001)第二时段工艺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的要求。闪蒸干燥工序废气(1#)排放口颗粒物的浓度范围为21~30mg/m3,达到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7-2001)第二时段工艺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的要求。闪蒸干燥工序废气(2#)排放口颗粒物的浓度范围为11~15mg/m3,达到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7-2001)第二时段工艺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的要求。超微粉碎工序废气(1#)排放口颗粒物的浓度范围为14~26mg/m3,达到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7-2001)第二时段工艺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的要求。超微粉碎工序废气(2#)排放口颗粒物的浓度范围为10~21mg/m3,达到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7-2001)第二时段工艺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的要求。酸解工序废气排放口颗粒物的浓度范围为5~11mg/m3,二氧化硫的浓度范围为48~53mg/m3,硫酸雾的浓度范围为1.7~2.2mg/m3,达到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7-2001)第二时段工艺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的要求。回转窑废气排放口颗粒物的折算浓度范围为24~53mg/m3,二氧化硫的浓度折算范围为26~32mg/m3,氮氧化物的折算浓度范围为490~527mg/m3,汞及其化合物的折算浓度范围为1.10×10-4~1.23×10-4mg/m3,铅及其化合物、铍及其化合物均为未检出,各项均达到《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二级标准限值的要求。氮氧化物在《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中无评价标准,不作评价。

2、厂界无组织颗粒物的浓度范围为0.233~446mg/m3,一氧化碳的浓度范围为1.6~4.6mg/m3,硫酸雾、氯化氢均为未检出,监测结果均达到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无组织排放标准限值的要求。硫化氢为未检出,监测结果达到参照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新改扩建二级标准限值的要求。

3、敏感点大岗咀(兴乐村)环境空气中SO2浓度范围为0.010~0.013mg/m3,NOX浓度范围为0.047~0.062mg/m3,PM10浓度范围为0.031~0.068mg/m3,氟化物的日均浓度范围分别为0.0007~0.00007mg/m3,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要求。非甲烷总烃浓度范围为0.18~0.20mg/m3,硫酸雾、氯化氢均为未检出,非甲烷总烃、硫酸雾、HCl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无评价标准,不作评价。

(四)噪声验收监测结论。

    监测结果表明,验收监测期间:

项目昼间工业企业厂界噪声为59.1~64.5dB(A),夜间工业企业厂界噪声为44.1~48.6dB(A),厂界各点位的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3类标准限值要求。项目东北面敏感点大岗咀(兴乐村)昼间环境噪声为55.1~55.6dB(A),夜间环境噪声为47.4~47.9dB(A),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限值要求。

(五)固体废弃物验收监测结论。

  项目固废主要包括:废酸处理产生的石膏渣;钛液制备和净化过程产生的沉降泥渣、酸解残渣;酸浓缩过程产生的硫酸亚铁渣;煤气发生炉产生的煤灰、煤渣、废焦油和渣、软水生产产生的废弃树脂和生活垃圾等。

项目设置了固体废物堆放场以及煤渣贮存场供各项固体废物暂存。废酸处理产生的石膏渣外卖给广东翔俊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主要贮存在本项目的石膏炸贮存场。钛液制备和净化过程产生的残、泥渣经洗涤后制浆送到污水处理站用于生产钛石膏,钛石膏外卖给广东翔俊环保设备有限公司;钛石膏存放在广东翔俊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厂区内有大型堆放仓库内,由其向外销售。煤渣、煤炭灰存放在生产车间固体废物仓库,由云浮市云安区都杨镇仙菊村新星墙体砖厂定期清运,做原料或铺路等。酸浓缩过程产生的硫酸亚铁渣一部分供给慧欣科技有限公司用于聚合硫酸铁(净水剂)的生产,销售给周边企业用于处理企业污水,一部直接销售给广州盈隆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和广州新滔水质净化有限公司等做污水沉降剂,一部用生产一水硫酸亚铁(供硫铁矿制酸厂使用,生产铁红等);生产车间内产生的硫酸亚铁经车辆转运至亚铁仓库内存放,亚铁仓库存放量约为3万吨。煤焦油和焦油渣暂时存储在煤气站,计划外卖给其他公司循环利用(暂未找到买家);煤气站内设置有焦油收集池,在未交给有资质的单位综合利用前,全部贮存在焦油收集池中。煤气脱硫系统产生的硫磺返回硫磺制酸厂制酸;定期清理硫磺沉淀池,打包封装后转运至制酸厂作为硫酸生产原料。软水制备年产生的废弃树脂由本项目自行清洗除污泥后自行回用,不对外处理;水处理岗位定期对水质处理树脂进行清理清洗,消耗部分定期补充,更换新树脂后,旧树脂清洗后打包封存,作为补充树脂使用,存放在岗位仓库内。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将垃圾分类进行无害化处置;环卫所提供垃圾桶,分别放在公司正门外及南一门进门15处,所有生活垃圾全部入桶,由环卫所安排定期清运出去。

(六)污染物排放总量。

根据环评批复要求,各污染物排放总量为:CODcr:21.91t/a、NH3-N:0.09t/a、SO2:12.93t/a、NO2:79.47t/a。根据验收监测期间生产工况及监测结果,广东惠云钛业股份有限公司30kt/年改50kt/年硫酸法金红石钛白粉技改工程项目废水中CODcr排放总量为13.2t/a、NH3-N排放总量为0.06t/a;废气中的颗粒物(烟尘)排放总量为7.29吨/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11.91吨/年,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101.4吨/年,二氧化氮放总量为1.71吨/年,CODcr、NH3-N、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均符合环评批复的总量要求。

(七)公众意见调查结果。

根据公众调查结果统计表明,93.3%受调查者认为项目建设没有对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利影响,6.7%受调查者不清楚项目建设会对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利影响;100%受调查者认为项目施工期没有对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利影响;96.7%受调查者认为项目试运行期间没有对生活、工作带来不利影响,3.3%不清楚项目试运行期间对生活、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100%的受调查者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表示满意或者基本满意。

 

    本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公示期为2017年6月19日至2017年6月25日。公众可通过来电、来信、来访等多种形式反映问题,我局将进行调查、核实和处理,作为环保验收依据之一。(联系地址:云浮市河滨东路250号,联系电话(传真):0766-8827665。) 



附件:

分享到:
网站地图
维护单位:云浮市生态环境局,联系电话:0766-8822643 e-mail:gdyfxx@21cn.com
ICP备案号:粤09015554号-1 网站标识码:4453000050

粤公网安备案 4453020200001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