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县畜牧业资源循环利用工程中心(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拟审查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审查《新兴县畜牧业资源循环利用工程中心(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予公示5个工作日(2018年12月21日至2018年12月27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局反映。
联系地址:云浮市城区城中路111号行政服务中心二楼环保窗口,邮编:527300
联系电话:0766-8819152
传 真:0766-8819152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
新兴县畜牧业资源循环利用工程中心(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建设项目 |
建设单位 |
新兴县畜牧兽医渔业局 |
建设地点 |
新兴县河头镇湾中村民委员会中间村 |
环评机构 |
广州国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项目概况 |
新兴县畜牧业资源循环利用工程中心(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建设项目位于新兴县河头镇湾中村民委员会中间村,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约39900m2(59.85亩),用地分两期,一期用地面积13915.3m2,为本次建设工程用地;二期用地面积为25982.76m2,为预留用地。项目总投资3250万元,环保投资240万元。建成后,日处理病死畜禽10吨,年处理3000吨。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一、废气 本项目废气污染源主要为生产过程产生的臭气、锅炉废气、食堂油烟废气。 本项目恶臭废气主要来源于破碎废气、高温化制不凝废气、无害化降解机尾气、发酵罐废气。本项目整个无害化处理工段为密闭装置,各处理设备之间的物料输送连接采用密封管道,生产过程中密闭负压生产,可防止臭气外溢,同时在无害化处理设施(破碎机、化制罐、降解机)的各个排气阀上方安装集气装置,收集后汇入车间废气总管;此外,项目主处理车间生产时窗户及门关闭,通过给排风系统使整个生产区域形成微负压,将产生的恶臭废气和经过风机管道收集的车间空气一起进入废气处理系统,经“酸洗塔+碱洗塔+微波UV光催化氧化设备+植物液气相除臭设备”处理后经15m排气筒排放。 本项目设置一台天然气蒸汽锅炉用于为高温灭菌处理提供热蒸汽,天然气为清洁能源,燃烧废气经过10m高排气筒排放,颗粒物、二氧化硫、颗粒物的排放浓度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2新建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颗粒物≤20mg/m3,二氧化硫≤50mg/m3,氮氧化物≤200mg/m3)。 食堂厨房配置除油效率在65%以上的油烟净化装置,经处理后油烟再引至楼顶排放。该防治方法是油烟废气常用成熟的处理方式,经此处理项目油烟废气排放可以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的要求(≤2mg/m3)。 二、废水 本项目投入运营后,产生的废水主要是车辆清洗废水、设备清洗废水、车间地面冲洗废水、污蒸汽冷凝水、废气处理系统废水、员工生活污水,全厂区废水统一收集处理,废水产生总量约为9.44m3/d,2831.285m3/a。 项目废水经厂区内拟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绿化。 项目建成后进入污水处理站的废水量平均为9.44m3/d,设计污水处理站处理能力10m3/d,该废水以有机污染物为主,污水处理方案拟以生化处理技术为核心工艺,以两级A/O工艺为主导,高级氧化系统作为深度处理来处理项目废水。 三、噪声 本项目的主要的噪声设备为高温高压灭菌反应釜、无害化降解机、预碎机、输送机、制冷压缩机、锅炉、冷却塔、各类风机、各类泵等,其声压级为60~85dB(A)。主要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震、隔声等措施,具体的防治对策如下: (1)尽量选用先进优质的低噪声设备。水泵、风机拟采用低噪声逆流式,其噪声值相对较低,同时在设备安装阶段严格把关,提高安装精度。 (2)厂区总平面布置按照闹静分开的原则,将生产设备放置于车间的中部,利用距离衰减来控制对厂界噪声的影响,同时将厂房进行密闭,采光窗可采取隔声设置。 (3)风机防治措施:设置在风机房内,底座采用了钢砼减振基座,管道、阀门采取缓动及减振的挠性接口,并将风机设置在车间内,远离厂界,可有效降低风机噪声对厂界的影响。 (4)泵类:采用减振、隔振措施,泵的进出口接管做挠性连接或弹性连接,并增加惰性块(钢筋混凝土基础)的重量以增加其稳定性,从而有效地降低振动强度。 (5)日常生产需加强对各设备的维修、保养,对其主要磨损部位要及时添加润滑油,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杜绝因设备不正常运转而产生的高噪音现象。 根据噪声环境影响预测结果,结合以上措施使用可获得较好的降噪效果,项目东、南、西、北厂界外1m处的昼间、夜间噪声多种设备噪声值进行叠加后的贡献值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区标准限值(昼间≤55dB(A)、夜间≤45dB(A)),本项目周边200m范围内无居民点、学校、医院等噪声敏感点,项目生产噪声经距离墙体隔声、距离衰减后对周边敏感点影响不大。 四、固废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废水处理污泥、职工生活垃圾、废树脂。 (1)废水处理产生的剩余污泥,定期委托环卫部门进行清运处置。 (2)生活垃圾统一堆放在指定堆放点的专用带盖垃圾箱内,每天由环卫部门清理运走,并定时在垃圾堆放点消毒、杀灭害虫,使其不对工作人员造成影响。 (3)离子交换过程产生废树脂,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废树脂产生量为0.2t/3a,离子交换树脂为危险废物,危险废物编号HW13,危险废物代码900-015-13,需委托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理。 项目厂区内拟设置危废暂存间5m2,用于暂存废离子交换树脂。危险废物储存应采取以下防渗、防腐措施: ⑴盛装危废的容器要符合标准要求,容器及材质要满足强度要求。 ⑵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的容器内须留足够空间,容器顶部与液体表面之间保留100mm以上的空间。 ⑶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要带盖,必须粘贴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标准中所示的标签。 ⑷危废暂存间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建造材料必须与危废相容;地面要硬化、耐腐蚀,且表面无裂隙;暂存间内要有安全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 ⑸危废暂存间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200mm厚防渗混凝土,水泥混凝土作地面,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10cm/s。 ⑹危废暂存间要防风、防雨、防晒。 ⑺危废暂存间必须按照《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 15562.2-1995)中的规定设置警示标志。 同时,必须按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环发[1999]05号)和《危险废物储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中的各项规定执行。定期送有资质单位统一处理,运输时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容器和运输车辆,满足《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要求》(HJ2025-2012)。采取以上措施后,危险废物处理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有关要求,对环境影响很小。 |
公众参与情况 |
我局已对本项目采取了受理公告网上公示供群众了解项目的信息,公示期间并未收到反馈意见。 |
附件:
分享到: